找室內設計師最怕裝潢蟑螂!避免裝潢糾紛就靠這5招

什麼是裝潢蟑螂?為什麼要特別注意?
「裝潢蟑螂」這個詞,泛指在裝修過程中以欺騙、偷工減料、故意設陷等方式牟取暴利的不良業者。他們通常以較低的報價吸引消費者,但後續可能會巧立名目追加費用,讓屋主被迫付出比預期更多的裝修費。另外則是裝潢品質的問題,不少裝潢蟑螂缺乏專業施工背景,甚至是假冒設計師、工班或無登記營業的個體戶,施工不僅粗糙,也難以究責。
裝潢蟑螂常見的手法包括偷換建材、工程追加收費、合約模糊、收費後逃逸等,讓人防不勝防。一旦受騙上當,不僅裝修進度與成果不如預期,還可能引發法律糾紛。因此在尋找室內設計師前,務必懂得避開劣質的裝潢公司,以免財務損失,後悔莫及。
裝潢蟑螂常見手法有哪些?
裝潢蟑螂的手法多樣,但其中最常見的是利用「超低報價」作為誘餌,引人簽約後再大幅追加費用。他們的報價單可能僅列出總金額,缺乏清楚的工程細項與材料明細,讓消費者無從比較或討論。
合約部分也可能刻意簡略,未明訂工期、保固、驗收標準,導致消費者無法透過合約保障自身權益。還有一種常見的裝潢蟑螂是「無限拖延開工」,像是原先承諾的工班沒來,導致施工期一拖再拖,工程久未完工。當屋主催促,還可能遭到惡意棄工。

此外,也常出現「偷換建材」的情況,例如原本約定使用某品牌五金或實木,實際卻悄悄換成便宜劣質品。若屋主本身沒有足夠的專業背景,可能很難發現他們在工程中偷工減料的行為。
如何避開裝潢蟑螂?5招保障裝修權益
1. 查驗室內設計師背景與公司評價
在尋找室內設計師之前,應先確認對方是否有設計專業背景、是否屬於合法登記的公司,並具備實體工作室或設計團隊。除了官網與社群平台的作品展示,如果有機會,也建議實地拜訪、參觀過去完工案場或目前進行中的工地,可以就近觀察團隊的施工細節。另外,他人的口碑推薦也是很好的參考來源,詢問曾與設計師合作過的朋友,能提供更具體的真實評價。
2. 檢視報價內容是否清楚完整
一份專業的報價單,應清楚列出各工程項目、施作範圍、使用材料、品牌規格、單價與數量,讓屋主對整體預算透明掌握。如果報價單僅以「廚房裝修:8萬」這類簡略字句呈現,甚至連施作工法都未載明,就必須提高警覺。
此外,要留意是否將設計費、監工費、垃圾清運、驗收調整改項等項目拆開列出,避免事後各項隱藏費用一一浮現。
3. 設立正式合約,明訂雙方責任
合約是裝潢過程中的重要保障文件,應載明完工日期、付款方式、工程項目與保固年限。建議將設計圖、立面圖、施工圖一併附於合約中,並說明設計內容與更動機制。
同時也應該包含驗收機制,如完工後是否雙方共同現場驗屋、哪些項目可列為未達標準,並說明如何修正與通過標準,才能確保後續保障無漏洞。

4. 採分期付款,保留尾款保障品質
簽約付款時應避免一次支付大筆金額,建議採用三至四階段付款方式,例如開工 30%、中段 30%、完工 30%,驗收無誤再支付尾款 10%。這樣能夠有效督促業者如期施工與確保品質,也降低被放鳥的風險。
如遇設計公司要求一次付清八成費用或只提供模糊的付款計劃,更要提高警覺,確認付款比例與施工進度相符。
5. 多比較幾家、親自諮詢溝通
裝潢是一項需要高度溝通與信任的合作關係,建議在定案前至少諮詢兩到三家室內設計公司。從初步溝通、現場丈量、設計提案到報價單內容,比較不同設計團隊的專業度與溝通方式,有助於做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選擇。
若在諮詢過程中發現對方不願提供書面資料、催促簽約、對細節敷衍,這些都是可能的裝潢蟑螂特徵。
設計公司與工班關係要釐清
許多屋主誤以為設計公司一定全權負責工程,但實際上很多室內設計師是與工班分開合作的。若兩者缺乏協調,就容易出現責任模糊、進度落後的情況。
建議在選擇裝潢公司時,瞭解其是否有配合的固定工班或具備工程整合經驗。若無,也應簽訂明確的工程管理條款,確保每階段有專人負責監督與溝通。
變更工程內容需建立書面流程
裝潢過程中出現設計變更、材料更換是有可能的,因此在合約初期就應約定變更程序。像是任何非原合約規劃的設計、用料調整,必須由雙方確認後,以書面記錄進行報價與追加工程。這不僅保護設計方也保障業主,避免出現事後追加爭議、帳目不清的情況。

遇到裝潢糾紛該怎麼辦?
一旦裝修過程中出現糾紛,務必冷靜處理,第一步是完整保留所有相關文件與溝通紀錄,包括合約、報價單、設計圖、照片、訊息紀錄與付款憑證。
如對方拒絕改善或中止施工,可先行申訴至住宅消保會等第三方公正單位,若涉及金額龐大或情節重大,亦可直接走法律途徑提告。但記得過程中不能只靠口頭說明,書面與影像才是最關鍵的證據。
擔心裝修糾紛?找師傅報價評價都透明,幫你找到值得信賴的室內設計師,大幅降低遇到裝潢蟑螂的風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