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有水電修繕需求?
DIY抓漏要準備什麼?教你使用5種好用抓漏儀器

抓漏要準備什麼?5種常見抓漏儀器該怎麼使用?
1.水分儀
水分儀是一種專門用於測量物體內部含水量的儀器,由於操作簡單且測量速度快,常用於初步判斷牆壁、地板或其他建築結構是否有漏水問題。
當水電師傅將水分儀貼在牆面或地板上時,儀器會顯示該處的含水率。如果測得的數值低於6% ,則表示該區域水分含量正常;如果超過6%,則代表有較高的潮濕程度,而當含水率達到8%以上時,則極可能有漏水情形。
此外,水分儀也能幫助師傅確認修復後的區域是否完全乾燥,確保施工品質,避免日後因為濕氣殘留等因素,導致霉菌滋生或牆面剝落等問題。
2.水管聽診器
當水管破裂或滲漏時,水流的聲音會發生變化,例如產生異常的嘶嘶聲、滴水聲等。水管聽診器主要用來放大水管內的水流聲,使用原理與醫生使用的聽診器相似,能夠將水流聲放大至大約100倍,讓水電師傅能夠清楚辨識是否有漏水現象,以及準確判斷漏水點的位置。水管聽診器比較適合用於埋藏在牆內或地底的水管檢測,可以在不破壞建築結構的情況下找出可能的漏水點,進而進行維修,避免大範圍拆除牆壁或地板,提高維修效率。
由於水流聲的變化可能受到水壓、管徑、管材和周圍環境的影響,因此需要多年經驗的累積才能準確判斷,不建議民眾自行購買水管聽診器,自行檢測,可能會出現誤差。
3.牆體探測儀
牆體探測儀是一種利用密度變化來判斷牆內結構的高科技儀器,主要用於檢測水管、電線或其他隱藏在牆內的設施,就像醫院的X光機一樣,只要一探測就能檢測出牆壁內有那些東西。因此,除了抓漏之外,牆體探測儀也時常被用於施工時,幫助工人避免在牆上打洞時誤傷水管或電線,減少施工錯誤的風險與可能性。
牆體的密度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均勻的,但如果某個區域的密度異常,則可能表示該處有水管、電線,甚至可能是漏水點。當抓漏師傅使用牆體探測儀掃描牆面時,儀器會顯示不同區域的密度差異,並標示出可能存在管線的地方,不僅可以幫助師傅確定水管的位置,還能搭配其他抓漏儀器,如水管聽診器或紅外線熱像儀,進一步確認是否有漏水問題。
4.紅外線熱像儀

紅外線熱像儀的運作原理為透過偵測物體表面的溫度變化,來判斷是否有漏水狀況,特別適合用於大型建築或難以拆除的區域。抓漏師傅會使用紅外線熱像儀掃描牆面,透過顯示的熱影像找出異常低溫區,進一步確認是否有漏水現象。
由於水的熱傳導特性與其他建材不同,因此當建築物內部發生漏水時,受影響的區域通常會呈現異常的溫度變化。如果牆內有漏水,因為水的蒸發會帶走熱量,漏水區域的溫度通常會比周圍環境低。不過,紅外線熱像儀雖然能快速定位潛在漏水點,但如果要進一步確定確切漏水位置,還是需要搭配水分儀或管道內視鏡等其他設備,會更加準確。
5.管道顯微內視鏡
管道顯微內視鏡是一種能夠深入水管內部進行檢查的高科技儀器,配備高解析度的小型攝影機與LED探照燈,能夠透過柔性管線伸入水管,將內部影像即時傳輸到螢幕上,再由抓漏師傅確認、監看螢幕,確認水管內部的實際狀況,讓抓漏師傅清楚看到水管內是否有破裂、堵塞或腐蝕等問題。
與傳統的拆除式檢修方式相比,使用管道顯微內視鏡抓漏不僅可以在不破壞水管的情況下,精確找到漏水點,減少不必要的維修成本,還可以幫助師傅判斷管道內是否有陳年積垢、異物阻塞或其他可能影響水流的問題,讓後續的維修更加順利。不過,管道顯微內視鏡的儀器價格相對較貴,購買成本較高。
抓漏可以DIY嗎?自己抓漏 vs.請師傅抓漏哪個比較划算?

購買抓漏儀器回家自行操作,雖然能夠初步判定是否有漏水問題,但要準確找出漏水點並不容易,專業抓漏不僅依賴設備,更仰賴經驗與判讀技巧。使用儀器時,必須先進行校正,確保數據準確,接著要能理解儀器數據,並交叉比對不同檢測方式的結果,才能推斷真正的漏水原因。此外,有些測試步驟相當繁瑣,例如進行水管加壓測試時,可能需要拆除家中所有水龍頭,這些繁瑣的步驟如果操作不當,可能反而會使得水管損壞更加嚴重,進而影響後續維修難度。
另一方面,抓漏通常需要多種儀器搭配使用,專業等級的設備價格昂貴,完整配備可能需要超過$60,000元,對於一般家庭來說,為了一次抓漏而購買昂貴設備並不划算,不如直接請專業抓漏師傅到府檢測,通常不會超過$30,000元,就能完成檢測,省時省力,又能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。
請師傅抓漏要多少錢?車馬費、抓漏費用怎麼算?

1.基本車馬費:$1,000元至$2,000元,具體金額依距離、區域浮動。
2.檢測費用:每次約$8,000元至$20,000元,具體金額依照實際抓漏方法、難度、範圍而不同。
>>>延伸閱讀:抓漏最全攻略!漏水處理、抓漏工程與抓漏費用一次整理給你!